聯經出版
會員登入 / 註冊
購物車
  • 焦點動態
    • 最新消息
    • 最新出版
    • 暢銷排行榜
    • 出版目錄
    • 得獎好書
    • 購書特惠
    • 近期活動
  • 歷史‧人文
    • 人文思想
    • 中外史地
    • 學術著作
    • 自然科普
    • 臺灣研究
    • 思想雜誌
  • 文學‧小說
    • 文學
    • 小說
    • 聯合文學雜誌
  • 商業‧語言
    • 國際趨勢
    • 經濟其他
    • 行銷企管
    • 語言學習
    • 投資理財
  • 生活‧童書
    • 生活風格
    • 心靈成長
    • 藝術美學
    • 兒童文學
    • 繪本漫畫
    • 親子教養
  • 學術‧POD
    • 經典譯注
    • POD圖書目錄
    • 學術編委會
    • POD服務說明
  • 數位內容
    • 電子書分類
    • 合作平台
    • 音頻課程
    • 有聲書
    •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 聯經作家
    • 焦點作家
    • 作家總覽
  • 聯經書房
    • 關於書房
    • 書房新訊
    • 書房活動
    • 場地租借辦法
    • 上海書店
 
 
譯注者序(節錄)性、暴力、與死亡的禁忌與踰越辯證:巴代伊論情色/賴守正
 

過往,由於文明禮教的箝制、宗教政權的壓抑、社會習俗的避諱、學院機制的干預、再加上學者自身有意無意地自我設限,情色文學長久以來一直被貶抑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淫穢(obscene)作品,只能暗中私自窺閱;情色作品亦少能在學術殿堂上公開討論。在此種保守的學術氛圍下,一般學者為了明哲保身、對情色在巴代伊思想中所扮演的角色敬而遠之、避而不談,原也是意料中事,不足為奇。但如果連以批判、顛覆傳統「吾道一以貫之」之「大敘述」(grand recit)思考模式自居的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者,都不能率先為長期被主流論述所消音的情色發聲、甚至仗「義/異」執言,而仍和道學者一般見識,將情色視為淫穢禁忌,望「色」卻步、自我噤聲的話,則難免令人有為德不足之憾,招來自我解構、甚至自我閹割之譏。尤其,討論巴代伊的思想而規避其情色論述,更是難逃隔靴搔癢之憾。

有鑑於此,本文擬以禁忌與踰越的辯證關係為主軸,翻轉檢視性、暴力與死亡在巴代伊思想中所呈現出的錯綜複雜關係與多重面向。首先,本文將點出情色在巴代伊整個思想體系脫「俗」入「聖」的獨特地位,並扼要介紹他在《情色論》(L’Erotisme, 1957)一書中的基本思想。其次,以其代表性小說《眼睛的故事》片段為例,說明其情色作品如何踰越以天主教會為代表之性禁忌。接著,本文將從宗教與情色的曖昧關係切入,透過其作品中特有之「排泄書寫」(ecrits scatologique),進一步闡述情色在巴代伊眼中的踰越特質。最後,本文將釐清巴代伊對禁忌/踰越的獨特看法與其《情色論》對我們所具有的特殊啟發作用。

對巴代伊而言,情色絕非如一般人想像那樣,是個輕浮議題(這也是他一再強調其嚴肅態度的原因);相反地,情色所涉及的是生命存在的核心課題,是對存在巔峰的探索。「想揭露情色的祕密而不先更加深入探究生命的核心,可能嗎?」我們想要誠實面對人生在世的根本問題,就必須正視情色的赤裸真相。巴代伊一生的作品涵蓋層面相當廣泛;除了小說、詩歌、電影劇本的創作外,他也發表文學與藝術評論、討論神祕宗教哲學、社會學的論文、甚至還出版過與經濟學、徽章學相關的專論。然而,雖然涉獵廣泛、思想博雜,從某種角度看來,巴代伊一生的終極關懷卻非「情色」莫屬。終其一生,除了《眼睛的故事》(Histoire de l‘?il, 1928)、《愛德華妲夫人》(Madame Edwarda, 1937/41)、《我的母親》(Ma mere, 1966)等情色小說外,巴代伊還先後發表過三部專門探討情色的專書:《情色的歷史》(Histoire de l’ erotisme, 約寫於1950年,後成為《遭詛咒的部份》第2冊,於死後出版),《情色論》(L’Erotisme, 1957),以及《愛神的眼淚》(Les Larmes d’Eros, 1961)。其中,《情色的歷史》試圖從人類學的角度探討情色的演變。《愛神的眼淚》則從藝術的觀點,描繪從已出土的史前壁畫到超現實主義之間,西洋藝術史中所展現出的情色風情。《情色論》一書內容和《情色的歷史》雷同,但更為深入,並從人類勞動史與宗教史的角度切入,企圖從禁忌與踰越的辯證中建構出一套情色理論,可算是巴代伊一生思想的縮影。由上述作品所出版的年份,可看出巴代伊對情色議題的探討終生持之以恆:從早期《眼睛的故事》中描寫青少年對性的叛逆式探索與暴力宣洩,到晚期將情色置於人類進化史中的全盤哲思,情色一直是巴代伊終身關注的母題。
我們從其傳記中得知,巴代伊一生生活糜爛、放蕩;他肆無忌憚地沉溺於肉體歡愉、並盡情享受其恐怖所帶來的快感。話雖如此,我們看待巴代伊終生對情色議題所展現出的高度性/興趣時,卻也不宜將它視為單純之個人生理衝動或賀爾蒙作祟使然、而一笑置之。須知,在巴代伊所欲建構的思想體系中,情色不但扮演著關鍵角色,而且具有極其深刻的人生意涵。換句話說,情色與巴代伊整個人生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甚至成為其所揭櫫之異質理論的縮影。在不同場合中,巴代伊雖曾以「異質學」(heterologie)、「排泄學」(scatologie)、「神聖社會學」(sociologie sacree)、「內在經驗」(l’experience interieure)等不同用語指涉其思想,但在晚年則宣稱其所有作品可以「情色」一詞涵蓋、代表(Hollier 75)。

III.
巴代伊在《情色論》一書〈前言〉中即開宗明義指出:「所謂情色,可說是對生命的肯定,至死方休」(l’approbation de la vie jusque dans la mort)。這句模稜曖昧、有點令人費解的話,相當程度地反映出巴代伊的整個思維。依筆者的淺見,巴代伊這句描述情色的說法(並非定義)具體而微地代表了他對整個人生的態度。一言以蔽之,情色就是巴代伊對人生關鍵時刻、態度的寫照。就其狹義意義而言,情色是人類性禁忌下的產物,是人類面對性禁忌的踰越舉動。廣義而言,情色則代表著人類踰越其先天存在侷限與後天人為禁忌、脫「俗」入「聖」、不斷探索生命各種可能、追求極致(內在與外在,甚至與死亡有關)經驗的企圖;這就是為何說情色是對生命「至死方休」的探索、肯定。

如前所述,巴代伊主張人們如想一窺情色真相,必得探究生命核心。對他而言,人類生命的存在基本上相當弔詭(paradoxale),而情色則具體而微地呈現出,人類面對存在的尷尬處境時,所應持有的態度。巴代伊在《情色論》的〈原作者序〉中就認為該書「可被歸結為是不斷從不同角度對人類生活所展開的全盤觀照」。人生在世,除了必須承受各種社會習俗的禁忌(如關於死人的禁忌、殺人禁忌、性禁忌、亂倫禁忌)限制外,更受困於其他先天的侷限。例如,我們每個生命本質上都是孤獨的(individuel)、與他人(autres)切割、且不免一死(perissable)。巴代伊將此生命特質稱為「不連貫的生命」(des etres discontinus)。

每個生命均與眾不同。他人也許會對某人的出生、死亡與一生事蹟感到興趣,但只有他本人才有切身的利害關係。他單獨來到人世,他孤獨地死去。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之間存在著一道深淵,彼此不連貫。

 
 
關於聯經
公司沿革
聯經書房
投稿出版
尋千里馬
聯經行動版
聯經會員
新手123
會員專區
忘記密碼
訂閱「為你閱讀」
客服中心
常見問題FAQ
服務時間
隱私權聲明
網站服務條款
業務服務
團購專案
海外購書
異業合作
聯經出版
聯經童書
聯合文學
聯經思想
聯經書房
聯經思想空間
聯經出版
聯合文學
聯經童書
聯經出版
聯經書房
Copyright c www.linkingbook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04704023
地址: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
服務信箱: 聯絡我們 客服專線:(02)8692-5747
團購請洽:(02)2362-0308 #12、10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10:00~12:00、13:00~18:00 (例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