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序曲
宇宙的奧秘(這一段引自2010/10/09 約書亞的談話)
我是約書亞(發音艱難),今天要講的是「宇宙的奧秘」。宇宙是無窮盡的時間、無窮盡的空間(發音漸漸順暢),這是從物質界的身體來看,我們會發現,你把時間往回找、往後找,你都不會發現盡頭,找不到盡頭,當然你們現在的科學會說:「這個宇宙可能會有一個起點,那個起點之後爆炸,然後再形成現在你們所知道的這個宇宙」,但是…但是這個爆炸其實是(強調的語氣)不存在的,這是一個假想,所以在假想點之前的,它還是存在的,對你們來說,時間會往前一直延續到無窮遠的過去,空間呢,空間是不停地向外擴張,所以在你們的知識裡面,就會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它到底向哪裡擴張呢?它是向虛空、向虛空擴張,那還會碰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除了這個已知的物質宇宙之外,還有其他的物質宇宙嗎?還有,除了這個物質的宇宙之外,還有沒有其他非物質的宇宙?嗯~(揭曉答案式的大聲說話)有!有!答案都是有。可是呢,在你們現在的技術,從你們手上掌握、現有的技術來說,基本上你們不知道,比如說,到底我約書亞在哪裡呢?以你們的技術是偵測不到的,至少目前是偵測不到的。
可是只要你透過某一些練習,即使你具備的是這樣子凝重、稠密的身體,還是可以很順利地達成聯繫,不需要靠其他的,你們所謂的高科技設備,僅僅透過某些訓練就可以達成聯繫,這也是許多…你們地球上許多科學家所不能理解的,為什麼僅僅是透過練習…也許你們俗稱叫做「通靈」啦,或者之類的,而物理學、化學發展了這麼久,卻無法達成到同等的效能,可以說挺怪的,可是也不要覺得奇怪,以前可能需要經過許多艱苦、困難的訓練,才能具備(發音艱難)「第三眼」─天眼的功能,但是現在呢,已經可以直接透過鏡頭、透過攝影設備,來看到這些所謂的氣場,這就是一種進步,以前做不到的,現在做到了,以前以為是神話的、是胡說的、是妄想的,現在都可以被證實是確實存有的,但是即使是你能夠看到氣場,看到所謂的「氣」,那也只是邁向非物質世界的第一步旅程而已,後面還有…需要更進一步的發展,這所有一切都是可以瞭解的,但是依你們目前的發展,相對來說是不夠的。
有人說地球經歷了轉變,地球要經歷一個轉變,這是真的!地球要經歷什麼樣的轉變呢?在你們的眼裡看來,地球是一個物質世界構成的,它有…它的內部有一些鐵啦、核呀等等,在表層有一層殼,叫做地殼,在地殼之上呢,萬物就生存在裡面,可是地球本身祂也是具備意識的,就像太陽具備意識一樣。地球的意識在很早以前就有人為祂命名了,你們人類曾經為祂命名叫做「蓋婭」,叫做大地之母—地球的母親,地球有沒有意識?有,地球的意識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礦物、海洋、河流,所有的一切構成的一個集體意識,就叫做地球意識,這個意識祂本身也需要經過進修、進化,祂也有自己的進度,這個轉變會在適當的時機到來,就是祂也要從一年級變到二年級、二年級變到三年級…在一個星球演化過程,這是必然的。
對你們來說地球是一個表演的舞台,對地球來說這個太陽系是祂上演的舞台,對太陽來說你們所在的銀河系是祂表演的舞台,一層、一層的,會有更大、更大的存有意識,在不停地進化、不停地進化。為什麼要進化呢?這是一種原始的覺察,有一種很原始的存有—你把祂叫做「太初」吧,或者把祂叫做「渾沌」,這原始的存有祂在靜止的狀態、毫無進展的狀態,沒有變化,很久、很久、很久、很久…,祂因為某種原因,這原因從你們的角度來看,叫做一個「漲落」,這存有本身會形成一個小小的集中,用你們的語言來說…這叫做「測不準原理」,(笑聲)對、對、對!我想到了,這是測不準原理,測不準原理會使這個太初,在某個地方會形成一個小小的集中,這小小的集中達到某個程度,會形成一個單獨的意識,小小的,這所謂小小的,是相對於太初這個原始的存有而言,然後就像碎形一樣,這個原始的靈魂剝離了,從祂的母體剝離開來了,大概是這樣一個過程。
那你又會問,這太初是從哪裡來的呢?太初從哪裡來的,我不曉得,無從追究,祂從無始以來就一直存在(重複三次),存在到有一天因為真空的漲落,所以使得祂某些東西剝離了,也就是說,你可以把祂當成這是一個小孩誕生了,一個新生命誕生了,或者一個新的靈體誕生了,這個靈體誕生了祂會去…祂就離開了母體,就好像我們小孩離開家了,他一方面想離開家、一方面又離不開家,因為這個家是他覺得很溫馨、很溫暖的地方,但是小孩要長大啦,他又希望向外探索,就是這種探索的嚮往,使他離開家了,對,就是這樣,這是一開始的時候。
然後呢,當我投生在…附著在岩石裡面、水裡面…這些到底會怎麼變呢?祂要去體驗、體會,體驗這個新世界酸甜苦辣,這就是祂最、最原始的渴望,祂體驗的時間過了很久、很久,有些人…比如說我—約書亞,就是比較早,當然也有比我更早的,不過相對於你們來說,我算是比較早很多的,我體驗了各式各樣的狀況之後,我又重新找到我之所來、我之所源,用你們的語言來說,就是我找到我的天父了,或者用我們今天講的話—回到原來,這個回到原來已經跟你最初的不一樣,就好像說小孩離開家了,到外面去工作、去冒險、去探索,等到四、五十歲了,某個年紀了,他探索到差不多了、足夠了,他返回他原初的、他離開的來源,這小孩他就回家了,年紀很大了,可是他帶回來很多、很多,跟他出去之前不一樣了,所以這就是一種經驗。靈魂就是要來體會各式各樣的經驗,然後把這經驗再濃縮提煉,再把它回饋到你一個真正的本體,探究到最後其實你會發現,所有的不同個體、靈魂其實都來自同一個源初,最初的那個太初,太初現在也不一樣了,因為隨著這些各式各樣的經驗,會影響到太初本身,事實上這也是祂允許一個、一個的靈,從祂身上剝離的原因之一,祂本身就是要去經歷,但是這個太初的能量太大了,不管祂灌注在任何地方,沒有任何(存在)能承受這麼大的能量,所以祂只能是一點、一點,一小點、一小點(學習),即使是我約書亞所承受的基督能量,以一個存在地球上的人來說,這股能量還是太大了,即使祂甚至沒有全部灌注在我身上。
所以,你們可以觀察到絕大部分修練有成的人,他承受靈體的力量如果說愈大的話,他的生命其實是愈短的,所以要能夠活的很久,比如說,像釋迦牟尼佛—悉達多,在地球上他存在了80幾年,對於他這種能量等級的來說,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他不得不拋棄、不得不捨棄他的肉體,因為這種物質的身體,無法承受他那麼巨大的能量;或者反過來說,你的肉體必須極強壯,才有可能承受那麼強大的能量,到一段時間,因為你們總是生活在這樣的線性時間裡面、線性空間裡面,所以距離對你們來說,永遠都是一個問題,你要進行星際旅行,要靠著你們自己的太空飛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你脫離不了物質世界的限制,當然在理論上你可以做的到,但要靠毀滅一個星系,而達到你們希望的這種穿梭時空的能力的話,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呢,簡單的方式不是一種向外看的方式,而是一種向內看的方式,簡單、直接又有效。
4.6 繁星若塵──轉變時代,來自星際友人的協助
天狼星的伊嘉第一次發言(這一段引自2011/01/09 伊嘉的談話)
伊嘉:我是從天狼星來的伊嘉,我要告訴你們,地球並不孤單,在這個宇宙中有許許多多的智慧生物,但是他的形態並不一定是和地球一樣,當你用既定的、物化的方式去思考,你就會陷入迷思,無法發現這個宇宙的諸種奧秘,開放自己的視野,靜心接受從宇宙各處傳來的訊息,你會發現這個宇宙不是寂靜的,這個宇宙是活潑、充滿生機的,這是一個優美的地方,我們共同生活在其間。我是伊嘉,天狼星的存在,在這裡向你通話,希望你能把這樣的訊息,和你周圍的人分享。這是一個平和的、安詳的宇宙,這需要所有的成員共同來延續,共同創造。
凡夫:能不能請問一下,天狼星我有聽過,但不是很清楚,好像很大,能不能請問那邊有什麼特徵嗎?
伊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眼所見、耳所聞不是所有的真相,透過你的感官向這個宇宙望去,就好像透過一根小小的管子,要看見整片的天空,是多麼困難,這樣的狀態難以表述,除非你開放自己、完全地開放,不然難以體會。
凡夫:好吧,顯然很難講得清楚,那你能告訴我,在這個茫茫地宇宙之中,除了你們,還有其他的嗎?其他的存在嗎?
伊嘉:群星閃耀,精彩紛呈,這個宇宙充滿生機,靜待你的發覺。當然不是只有我們,很多、很多,幾乎可以用無盡來形容,無盡的蒼穹、無垠的宇宙,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存在,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超乎想像的、比幻想更奇幻的真實存在,因為造物主賜與了我們的自由,生命是自由的,我們就代表了造物主之表現,我們自由地創造了這樣的一個物質的世界。(呼籲聲)地球上的人啊,快快醒來呀,要為自己美好的前程奮鬥啊!要為自己形塑美好的將來,為千秋萬代的子孫、為這個星球上共同生活的萬物,找到一個永恆的安樂之所,不要自己毀壞了這一個美麗的藍色水星,要珍惜愛護祂,即使繁星若塵埃(二遍),這一顆美麗的行星卻像塵埃之中閃耀發亮的小小的珍珠、小小的鑽石,閃耀著耀人的光芒,要愛惜祂、保護祂。
要瞭解在這個地球上生活的萬物,在這個地球上的人類是受眷顧的,要以這樣的心情來看待你每一天的生活,地球上的人身為…不!只是號稱,號稱萬物之靈,那麼你們盡到照顧萬物的責任嗎?還是你們每天只想到自己,卻不瞭解萬物都是環環相扣,一個環節出錯,整條鏈子就斷裂了。沒有什麼是偶然的,一切都是可以自己創造的,人,身為自由意識的最大擁有者,有能力創造這樣的環境,不只為了自己、不只為了地球上的存有,更能促進整個宇宙的和諧。這是我伊嘉向你說,向你訴說,這是每一個地球上的人都該有的認知。
一方面我要祝福你,能在這麼美麗的地方、這麼殊勝的星球生活著,另一方面我也要再三的提醒你,不要自己毀壞了這樣一個美好的地方,請在你的生活中、在點點滴滴的面向中,盡一己之力,再~見~。
凡夫:約書亞你在嗎?
約書亞:我是約書亞,你今天聽到了這位天狼星人的話,在這個心所顯化的世界裡,有很多的、各式各樣的存在,有些剛剛開始,還是不毛之地,有些已經達到很高的進化程度,因為各個星球形成的歷史不一樣,我們上課的環境是一一、慢慢形成的,有先有後是正常的。你可以想像是這樣,就是你們的學校,今天蓋了一座小學,隔了幾年人口增多了,你又蓋了第二間的小學,情況就像這樣。當狀態適當,我們就會建構一個學習的場所,讓自由的心智在上面發揮,但是當我們…我講一個比方,就好像我們現在在演戲,我們非常、非常地投入,以至於根本就忘記了是在一個舞台裡面上演的戲,我們把它當成是一個真正的東西,忘了它是一個舞台的表演、忘了它是一個上課的場所,因為我們太投入了,也因為這樣一個環境太逼真了,太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了,以至於該下課了還不願意下課,流連忘返,甚至到了危險的境地而不自知,這是危險的,需要我們戒慎恐懼,需要時常提醒自己,什麼是實相、什麼是幻象!但是這樣的體認又是困難的。
某些世界物質化程度比較低,所以不容易迷失、不容易忘了自己之所來。但是,相對的,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這樣的上課環境,它的進展是緩慢的。像你們現在的狀態,可以幾乎百分之百完全發揮到學習的效果,但是所冒的風險就是你們忘了回家的路,忘了你們來自一個純粹的生之愛、純粹的存在狀態。
但是,總有那麼些存在,他們突破了重重的困難,發現了事物背後的本質、發現自己的本源,我耶穌基督要告訴你,上主之愛是無窮無盡,生命能夠創造的幻象也是無窮無盡,但是不要迷失在一個又一個的幻境之中。這是一個學習的場所,這是一個歷練的場合,要謹慎地把握住、要非常、非常地小心,我們所追求的常常都是轉眼成空的─名聲、財富。這樣的一個過程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但是當你把這樣學習的內容,當成永恆不變的時候,你就感到痛苦;當你感到痛苦的時候,要學會從痛苦之中脫離,從迷惘之中脫離。當你面對了這麼多、這麼多,迷惑也好、引誘也罷,你能夠保持住你的清淨的、透明的那樣的一種狀態,你的訓練就完成了。雖然這是極度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