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
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
The Great Degeneration:How Institutions Decay and Economies Die
出版日期:2013/05/30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平裝
頁數:208
開數:32開(高19×寬13cm)
EAN:9789570841831
出版社:聯經
作者:尼爾‧弗格森
譯者:黃中憲
系列: 全球視野
銷售狀態:絕版
內容簡介
是什麼原因,造成稱霸全球五百多年的西方文明,步入衰退?
最新觀點,從政治、經濟、法律、社會四個面向深入探討。
當前西方聲譽最高、影響力最大的歷史學者,
《時代》周刊稱為「影響世界的100人」之一──尼爾‧弗格森,
繼《金錢與權力》、《文明》後,
揭開隱藏重大祕密的黑盒子!

揭發先進國家的經濟衰退和危機根源
好久以前就有人預言西方會沒落,
如今沒落的跡象似乎在西方社會裡到處可見:
成長緩慢、債台高築、人口老化、反社會行為。
但西方文明究竟出了什麼毛病?
弗格森認為答案就在西方的建制──
讓社會在其中蓬勃發展或發展受挫的複雜架構──正在退化。

弗格森在《西方文明的四個黑盒子》裡,
認為代議政體、自由市場、法治、公民社會,曾是西歐、北美社會的四大支柱。
西元1500年後使西方走上稱霸全球之路的,就是這些建制,而非地理或氣候上的優勢。
但如今,這些建制已敗壞變質,情況令人憂心。
西方民主國家寅吃卯糧,把龐大債務丟給下一代、下下一代,從而破壞了不同世代間的契約關係。
西方市場遭過度複雜的管制日益扭曲,那些管制措施宣稱欲矯治弊病,其實它們本身就是自己口中一直強調的弊病。
法治(rule of law)已變質為律師治理(rule of lawyer)。
公民社會已退化為非公民社會,而置身非公民社會的西方人,懶洋洋地期待國家來解決他們的所有問題。
《西方文明的四個黑盒子》是對不負責任、自滿之時代強而有力的控訴,在某些地方引發了激烈的爭辯。阿拉伯世界竭力採行民主政治,中國竭力從經濟自由化轉向法治,歐美人卻在揮霍傳承數百年的建制。弗格森提醒,要遏制一度稱雄於世的西方文明的退化之勢,需要大開大闔的領導人和徹底的改革。

弗格森在2012年英國BBC廣播公司年度名人講壇(BBC Reith Lecturer 2012)中,以「法治與其敵人」(Rule of law and its enemies)為題發表了專題演講,繼而擴延成這本振聾發聵的著作。

※ 國際媒體讚譽
寫得很精彩,處處妙語與洞見,難忘的語句和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資訊俯拾即是。很值得一讀。」
──《泰晤士報》

令人驚豔的西方思想史著作……磅礡之作!
──《經濟學人》

鞭辟入裡,令人感到情勢的急迫。弗格森……以活潑生動的文筆揭開西方的積弊。
──馬爾(Andrew Marr,BBC知名政論節目主持人)

傑作……每頁都有令人著迷的事實如煙火般爆開。
──《週日泰晤士報》

以令人讚嘆的淵博,將歷史生動呈現於讀者眼前……無可匹敵之作。
──《週日獨立報》

論先進國家的經濟衰退和危機根源,觀點發人所未發/布里騰(Samuel Brittan,《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在對財政乘數(fiscal multiplier)之類主題大費唇舌辯論,卻談不出個結果之際,看到弗格森以講道理的方式討論政治經濟,這本書的問世實在令人欣慰。與大部分歷史學者不同的,本書作者能理解技術性文獻,以直白的文字說明其結論。即使對他在《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一書中的論點不盡認同,也肯定能從中得到啟發和閱讀樂趣。
弗格森認為西方稱霸世界只是一時的現象,並以此作為他立論的起點。五百年前西方的生活水平和世上其他地方差不多。但二十世紀開始時,西方的生活水平比其他地方高了十九倍,如今,則只比亞洲某些大經濟體高了三或四倍。作者是否希望西方保持領先或希望西方不再落後,這點不得而知,但他剖析了西方政治結構、經濟結構、法律結構和社會結構上的弊病,以證明他的強烈呼籲有其道理。
弗格森把民主、資本主義、法治和公民社會視為西方建制的主要特點。他認為福利國體制似乎製造出愈來愈多不事生產的寄生蟲,讓辛勤工作者來供養,儘管這觀點並非人人都認同。他的剖析中最令人耳目一新之處,乃是他認為不該施行複雜的管制,因為複雜的管制本身「已反倒成為它所宣稱要整治的那個疾病,扭曲、腐化了政治、經濟過程。」
令人遺憾的,我與弗格森最大的歧異,就在純經濟這一塊。他引述亞當‧斯密的話語來說明停滯狀態的危險,但他其實還該讀讀穆勒在十九世紀更晚時所設想的那種停滯狀態,即在擁有更高許多之技術平水下的停滯狀態。穆勒認為那是可取的狀態,在那狀態下,人並非總是彼此排擠傾軋。作者似乎念念不忘於國債問題。我通常引用麥考利勛爵的話來回應此事,麥考利認為這問題只是場虛驚,若當真,殊為不智。而當我如此回應時,有些讀者回以當英國背負這樣的債務時,英國稱雄世界,而今英國已不是世界霸主。我則會回以如今負債不是英國獨有,而是德國以外的各大工業國都有的問題。真相無疑就在這兩種觀點之間。
但我認同他包容性政治建制優於榨取性政治建制的觀點。粗略地說,在包容性建制裡,人藉由新發展和新的財富力量來成就自身,在榨取性建制裡,人們試圖藉由從同胞身上榨取收益來成就自身。他認為1688年光榮革命後立憲原則在英格蘭的勝利,標誌著包容性建制的首度取得優勢。然後其他國家跟進。
他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源有非常清楚的剖析,令我獲益良多。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認為那場危機的元凶不是解除管制,而是管制不當。他也批評美國聯準會在資產價格下跌時調降利率,卻在資產價格上漲時袖手旁觀,無所作為。葛林斯潘若得知這批評,或許會否認有此情形,但重點是市場就差不多如此認為。尤其重要的是,作者對管制能否除弊表示懷疑。如果可以選擇,他會主張遵循白芝浩所定下的那些簡單原則,包括中央銀行應在危機時放手放款,但應以懲罰性利率放款。但碰到銀行業者已明確違反基本的審慎規則時,他主張應「將惡劣的銀行業者關起來以儆效尤。」
作者似乎把重點擺在談法律與公民社會的那最後兩章。對於以判例為基礎的英國傳統作法和較以原則為基礎的理論兩者,他無法完全定奪其優劣。但他確信何者是法治的敵人,包括國安掛帥體制、成文法的日益複雜和臃腫、日益升高的成本,尤以美國為然。但我不認為將1953年歐洲基本人權公約納入英格蘭法律之中,會危及法治。不過,他在書末發出的尖刻之語,即法治已淪為律師治理一語,已招來認同的回應。
他最富爭議的推論,與教育有關。他希望英國教育大臣高夫(Michael Gove)進一步增加真正獨立自主的學校,而所謂的真正獨立,指的是由民間出資且能自主挑選入學學生。為回應此主張,我得把阿諾德(Thomas Arnold)主持的拉格比學校拋在腦後,想起現代瑞典。他推論道,「如果你反對這麼做,你就是真正的菁英主義者:你就是想把窮孩子困在糟糕學校者。」作者很少墮入市井小民的層次,在此倒是難得的這麼做。

西方公民社會之基本結構崩壞的影響/A. W. 普杜(A.W. Purdue,諾森布里亞大學客座歷史教授)
西方已陷入無藥可救的衰退嗎?弗格森主張,冷戰結束、自由民主主義與自由市場看似勝利才不到二十五年,西歐與北美的政治、經濟霸權正迅速滑落。他說,這是因為那霸權建立在代議制、自由市場、法治和公民社會這四個建制上,而在西方社會,這些建制已退化。
西方列強於十八世紀擴張其政治、經濟勢力時,亞當‧斯密寫到「進步」國與「停滯」國的差異。進步國是英國和其美洲殖民地,而一度「富裕」的國家,中國,在中央集權統治、官僚、有缺陷法律之下,已「停滯許久」。如今,反倒是中國,經濟發展迅猛,人均收入正迅速追趕美國,地緣政治影響力大增。對於中國經濟是否將如此持續成長,弗格森有所保留,因為「它的市場改革仍由一批繼續把關鍵資源的分配抓在手上的排他性、榨取性菁英主導」,但對於西方的衰落,他則少有懷疑。他逐一檢視作為現代西方國家、社會之基礎,且大體上源於英國的那些建制,發現它們日益敗壞。
他寫道,「英格蘭是第一個得以擁有『包容性』或『多元性』政治建制,而未走上『榨取性』政治建制的國家」,且是第一個發展出代議制的國家。代議制具有使政府對人民負責的優點,但如果作為選民的人民變得不負責任(不只無視自己的最佳利益,而且漠視後代的利益)如果政府為了安撫人民而默然接受他們的要求,會變成怎樣?弗格森主張,結果就是背負巨額公債,使一代的選民得以在犧牲未來數代人利益下過日子,從而打破了柏克(Edmund Burke)眼中不同世代間的基本社會契約。
選民也要求生活安穩:不該有意外,投資不該有風險,儘管在優勝劣敗的經濟活動裡,風險必然存在。為了安穩,管制性架構應運而生,以使生活更安全,以防止或減輕「必然伴隨經濟衰退而來的大滅絕」,而構成現代金融體系且相互作用的各組成部分所結成的複雜網絡,已使經濟衰退的機率更高於以往。管制過多的危害,和管制過少的危害一樣大?弗格森表示,在要求更嚴格管制金融、銀行業的呼聲中,我們應想想在這現今這場經濟危機之前已有多大幅度的管制,那樣的管制成效何其微,對不理會那管制者所祭出的懲罰何其輕微。
他主張,管制欲造成法律條項的大增,而那未促成法治,反倒促成「律師治理」。就英國來說,普通法的衰落和大陸法的入侵,則加劇「律師治理」的現象。就已在這條路上走了更遠的美國來說,無所不在的訴訟和隨之而來律師費的暴增,可能讓人覺得狄更斯《荒涼山莊》書中的訴訟過程反倒頗有效率。
對過於自信之政府的倚賴,威脅到曾是英美社會一大長處的東西,即公民社會和構成公民社會的諸多志願性組織:慈善組織、社會性與文化性機構、獨立學校和大學、運動協會。如今,美國人在「獨自打保齡球」,而隨著英國境內幾乎所有志願性組織的會員,乃至政黨黨員,人數都減少,小型社會團體正一個個消失於英國。
史學家談現在和未來時往往出錯,但《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以作者的BBC廣播公司年度名人講壇講稿為基礎寫成,內容引人入勝,論點鏗鏘有力。弗格森主張要免於退化加劇,只有靠「具魄力的領導和徹底改革」一途。希望渺茫!但或許退化是所有建制和社會免不了的結局,而誠如葉慈所寫,「萬物崩解,中心無法支撐。」
作者/譯者/繪者簡介
作者: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
1964年出生於蘇格蘭,是當前西方聲譽最高、影響最大的歷史學者之一,專長貫通歷史與財經兩大領域,研究重心為經濟史和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研究,是全球矚目的美國外交政策權威評論者。2004年獲《時代》雜誌評選為「影響世界的100人」之一。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哈佛大學歐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也是北京清華大學的客座教授,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保羅‧H‧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迪勒─馮‧弗斯滕伯格家族基金會的傑出學者。
著有包括《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金錢與權力》、《貨幣崛起》、《世界大戰:20世紀的衝突與西方的沒落》、《帝國:大英世界秩序興衰以及給世界強權的啟示》等。

詳見:www.niallferguson.com

譯者:黃中憲
1964年生,政大外交系畢業,現專職翻譯。譯作包括《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從梁啟超到泰戈爾,喚醒亞洲與改變世界》、《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未竟的帝國:英國的全球擴張》、《帖木兒之後:1405~2000年全球帝國史》、《太平天國之秋》等。

延伸閱讀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Apps
高踞亞馬遜Amazon暢銷榜  年度最佳重量級鉅作 《紐約時報》《芝…
金錢與權力
金錢是一切罪惡的淵藪, 還是推動世界運轉的動力? 暢銷書《文明…
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
貨幣,是未來戰爭的引爆點!世界各國經濟鬥爭的元凶! 歐元先死…
3筆  最前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目前  Go /共1頁 
推到Facebook
熱門書籍
好好理財:善用記帳╳ETF投資,打好與金錢的關係,提早十年完成夢想
※《好好理財:善用記帳╳ETF投資,打好與金…
未完的旅程:一隻台灣黑熊的人間啟示錄
──第13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
努力是癮
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錯把生存當生活? ★ 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