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繪「鬼門開」,邀牛頭馬面來吃飯
「為什麼中元普渡不能像萬聖節一樣熱鬧有趣?」鬼月前,作家陳盈帆發表台灣首部以鬼為主題的兒童繪本「鬼門開」。她在書中描繪上百隻色彩鮮豔繽紛的鬼怪,一洗中國傳統蒼白幽怨的形象,「希望他們刺激孩子的想像力!」 
戲劇、電視電影中的中元普渡,總是籠罩於陰森肅穆的氣氛。但在陳盈帆筆下,「七月十五鬼吃飯」卻成了洋溢嘉年華氣息的大拜拜。牛頭馬面、日本幽靈、吸血鬼、南瓜鬼…,各國鬼魅換上鮮豔的衣服,共赴盛宴,和人間小孩一起吃喝談笑,末了還感謝人類:「吃得好飽/謝謝招待/明年再來。」 
陳盈帆說,同樣是鬼節,西方的萬聖節是「小孩子的節日」,以歡樂形象「包裝」鬼怪。中國的鬼月、中元節卻總是陰氣森森,讓小孩從小被教育「怕鬼」。 
根據中元普渡的習俗,人們辦起流水席,邀請孤鬼野鬼一起來吃「大拜拜」。陳盈帆認為,這展現中國人的「寬容、慷慨、友善與好客」,其中有許多值得帶給孩子的生命禮俗觀念,卻被包在「恐怖」的外衣之下,讓孩子不敢碰觸。 
「我們不應用『鬼』嚇小孩,而是讓他自己探索、定義這個未知世界」,書中除了牛頭馬面等「知名鬼怪」,陳盈帆還畫了「瘦鬼」、「貓吃掉的魚的鬼」、「貓狗身上跳蚤的鬼」…。她想藉各式各樣希奇古怪的鬼,讓小讀者以輕鬆方式思索生死議題,「讓孩子自己探索未知世界,他就不會害怕了!」
            
        
	   
    
    
    	
    	
         
            
                | 
                    
                                 
                                
                                
                                 繼銷售長紅的《123到台灣》、《123轉台灣》,
義大利波隆納插畫獎… 
                                
                    
                                 
                                
                                
                                第一套以數字認知、遊歷台灣的原創繪本
《123到台灣》+《123轉台灣… 
                                
                    
                                 
                                
                                
                                林良、曹俊彥、紀惠容、邢小萍、許慧貞、陳培瑜、阮金紅、吳觀妹… 
                                
                    
                 | 
            
             
                | 
                    共21筆 
                    最前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頁
                     
                    Go
                     
                    /共7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