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而液態 時而固態的 夏日冰菓計畫
八月溽暑,將人還原成液態。冰菓源自日語的「氷菓」(ひょうか),是糖水冰凍後的結晶;無論工作課後,叫上一碗剉冰,已成為臺南人的日常風景。本期專題將考察府城內外的冰菓老店,並邀請蘇偉貞、姜天陸、顏艾琳、盧建彰、林徹俐五位作家細寫記憶裡、舌尖上的炎熱與寒涼;除此之外,我們亦回顧臺島吃冰史、比較臺日冰品異同,並公開 Hally Chan、許献平、李豫三位冰品職人的偏愛選店。
從固態到液態,初夏到盛夏,如同詩人馬翊航的句子:「然而濕透胸前水印,恰好/像僅僅發動一次的心」,每一口沁涼食冰,都是你我夏日的期間限定。
morefrecklee /封面與專題插畫


吃冰最帥氣的一瞬間
我喜歡吃剉冰,但小時候很少能吃到可以自己選料的剉冰,所以一有這樣的機會,我都會寶貝兮兮地挑選,彷彿害怕漏掉什麼珍貴事物……啊,想起一件小事。
大一北上念書,某天同學一群人一起去福隆機車班遊,有什麼景色或玩了什麼自然都不記得了,連後座載的女生是誰也忘了,唯一記得的是天氣非常炎熱,我們在漫長公路旁一間簡陋棚搭的剉冰店停下來。剉冰可以自己選料,但其實也只有幾種色素糖漿可選,輪到我時還是一樣寶貝兮兮地選著,好不容易才下定決心。然後輪到下一位同學,他有個少見的複姓,臺北人,建中畢業。
「請給我一碗清冰和一罐沙士。」他說。
當我窮酸地想著:「怎麼可以只點清冰呢?」所有人都選了某種色素糖漿,只有他特別不同,好像其他人都是平凡人一般,他爽快地把沙士淋到清冰上,大口地吃起來。即使到現在,我都覺得那一瞬間是我看過任何人吃冰的一瞬間中,最帥氣的一瞬間,不可思議地在我心裡留下無法抹滅的光景,以致於往後在人生很多方面,都想複製那一瞬間的帥氣。
啊,寫著寫著,雖然跟上述寫的完全無關,但好想吃鋁殼裝的古早味雞蛋冰喔,臺南哪裡有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