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學佛,不離世法,必須敦倫盡分;
處世不忘菩提,要在行解相應。
――李炳南
李炳南先生(1891-1986),出身武學世家。早年學儒,淹貫經史子集,兼攻法律、醫學,對古典詩歌之創作,精湛豐贍。入法學專校後,親近法界前輩梅光羲與聞唯識。中年以後,由儒入佛,深究教相義學,曾從明師參禪學密,最後依隨印光大師,專修專弘淨土,倡導持名念佛。
先生原主管獄政,1938年抗戰初起,受邀至曲阜孔府,此後扈隨奉祀官孔德成先生擔任幕僚長五十年。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台,公餘之暇,以親承太虛、印光二大師教誨,標舉「宏揚淨土法門,建設人間佛教」為志,創辦台中市佛教蓮社暨聯體機構,包括育幼、安老、救濟、施醫等各種慈善公益事業;儒佛兼弘,廣設念佛班、弘法團、研究班、國學啟蒙班、國文補習班、論語講習班,乃至月刊社、出版社、廣播社等教育文化事業。尤其重視大專青年教育,創辦慈光講座、明倫講座,接引入佛門之青年不知凡幾。其弘化之功普及台海兩岸,影響遠及海外未來,其言教身教與著作,至今猶影響佛門子弟。寓台三十八年,講經不斷,直至往生前一月猶未已。預知時至,安詳往生,荼毘後舍利無數。堪稱民國以來學佛居士楷模。
《李炳南居士年譜》編著者林其賢,長於義理、辭章、譜牒、考據諸學,以先前編撰《李卓吾事蹟繫年》、《聖嚴法師年譜》之經驗,精細戮力從事於此著。全書分為《年譜》五冊、《圖冊》一大冊,全書逾四千頁、兩百萬言。《年譜》以編年體記錄譜主一生行事德學,收存其學思、著述、書函、詩歌、文書等文字紀錄,完整呈現其人格行誼與學思歷程,以及對國家、社會與佛教的貢獻;《圖冊》則收存照片、手稿、書函、題字等珍貴之圖像紀錄。圖文各繫年可相輔互見。
本書最大的特色是取材以譜主著述及來往書信為主,並廣蒐期刊報紙、公私文書檔案,以及友朋學生之傳記、訪談、著述、筆記,詳加考證,儘可能還原歷史現場,真實呈現譜主行誼,一位修行者成學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