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我來說,是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在某家小餐館裡,我告訴一群圍坐在四周的星巴克店員和他們的店經理,「因為二十八年前的今天,也就是一九八二年的九月七日,我在各位目前的工作地點——派克市場(Pike Place Market)的星巴克創始店——就任新職。」

接著,我伸手從口袋裡掏出一把鑰匙繼續說:「我到現在還留著這家店的大門鑰匙。」雖然這群員工不會期待星巴克的執行長隨身攜帶這樣東西,但我一直把它套在我的鑰匙鏈上,以便隨時提醒自己:尊重公司的遺產和創業先輩,是我的責任。派克市場創始店自一九七一年開張以來,室內裝潢從未變過,連最早的商標圖案都沒換掉。

幾個星期前,店經理查德.摩爾(Chad Moore)發了封電子郵件給我,盛讚他領導的團隊連續八週衝破業績。我對此事印象極深,遂邀請該團隊全體人員前來此地聚餐。為了讓每一位成員都能共襄盛舉,別家分店的店員和幾位區經理,都自告奮勇在我們舉行慶功宴這段時間前往派克市場幫忙。此刻,西雅圖已步入溫暖舒適的向晚時分,我們二十七人一起包下了這家小館共進晚餐。

用餐之際,我輪流坐在每張餐桌前問候這群夥伴。他們的年紀從二十八歲到四十歲不等,席間洋溢著輕鬆活潑的談話氣氛。大家聊了一陣後,有人要求我說說自己的故事。於是,我將思緒拉回從前,臉上泛起了笑意。

我來自清寒家庭,從小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區的貧民國宅中,長大後靠著半工半讀念完大學,日後偕妻子雪莉遷居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在規模不大的老星巴克咖啡公司掌理行銷業務。剛上任頭幾個星期,就在派克市場創始店工作。那時不但得學習各種咖啡知識,還得幫顧客把新鮮咖啡豆舀出來封裝到小袋子裡。後來,我去義大利出了一趟差,這才意外發現衷心熱愛的志業。

我在米蘭和維洛那市(Verona)的大街小巷四處造訪義式咖啡館之際,看到當地人只要啜飲一小杯咖啡,即可聯絡感情、建立社群,這股力量深深吸引了我,從此打定主意要將世界級的咖啡,還有義式咖啡館的浪漫情調引進美國。我由衷相信這種經驗可豐富人們的生活,但是許多人卻對我的願景毫無信心。當時星巴克咖啡店不販賣現煮咖啡,只銷售咖啡豆和咖啡粉,於是我遞出辭呈自立門戶,創辦了每日咖啡公司(Il Giornale),並先後在西雅圖開設兩家義式咖啡館,另外也在加拿大溫哥華成立一家分店。

一九八七年,我打算收購老東家的六間店面和一座烘焙廠,卻陷入資金不足的窘境。後來順利找到幾位金主,遂將兩家公司合併,並選擇繼續使用「星巴克咖啡公司」這塊招牌。到了年底,我們已有十一家分店、一百位員工,還有一份在全國打造知名品牌的夢想。

本書即將付梓前的二○一○年秋天,星巴克公布了近四十年來最漂亮的財務成績單。儘管批評者曾預言,我們最風光的日子已成過去式,但星巴克依然生意興隆,而且更勝於以往。我們除了在世界各地成立新的分店之外,也跟顧客建立更深厚的關係,並推出創新產品以及擴充銷售據點,因此獲利大增。如今星巴克年營收已突破一百億美元,每星期在全球五十三國、一萬七千家分店,為六千萬名顧客服務,而我們以「夥伴」相稱的員工已超過二十萬人。

這些數字固然是衡量本公司經營成果的指標,但並非星巴克真正的成功因素,至少不是我所定義的成功要素。

身為企業領導人,我有兩大職志,不但要為員工爭取或創造財富,還要建立大有作為、可長可久的企業。換言之,我們必須設法在追求獲利以及發揮社會良知之間維持平衡。任何企業若是不能公平對待它接觸到的所有對象,就無法為股東謀福利。拿星巴克來說,這意味著我們必須竭盡所能,用尊重和尊嚴對待每一個人,從咖啡農人到公司員工、從顧客到鄰居,一律包含在內。我明白要讓一家企業兼顧獲利和人情,聽起來似乎好高騖遠,但我始終不願放棄這目標,哪怕在星巴克與我個人都迷失方向之際也不例外。

星巴克的股東與夥伴曾經共度了數十年的榮景,我們是第一家讓兼職員工享有廣泛健保福利,並以配股方式入股的美國企業,也因為提供優良的工作環境而屢獲褒獎。二○○○年,我卸下執行長職務,轉任董事長,此後不再監督日常營運,而是專心擘畫全球策略,擴充事業版圖。接下來,星巴克分店在數年之內加速成長,我們的信心隨之激增,股價也因為每一季的營業額與獲利率持續上揚而一飛沖天。

直到業績滑落那一季才告終止。

二○○七年,星巴克開始走下坡。在此之前,我們走火入魔地追求成長,既不在乎營運狀況,也不理會核心業務。但這並非任何不良決策、謀略或員工造成的疏失,公司蒙受的損害其實是慢慢、悄悄、漸漸形成的,情況就跟一件毛衣因毛線鬆脫而一寸寸解體差不多。我們從每項決策、每家分店、每位顧客的身上,都看到星巴克逐步喪失昔日建立的若干重要特質。雪上加霜的是,外在環境更使得這些咎由自取的內部問題變本加厲,因為全世界在某些方面都經歷了史無前例的轉變。

最令人矚目的變化是,災難性的金融風暴迅速拖垮經濟,導致個人財富損失累計高達幾兆美元,並相繼引發信貸危機、房市崩盤、高失業率,最後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全球景氣衰退。

與此同時,消費者行為也出現了重大的改變,人們不但更在乎成本,也更重視環保、健康與道德,許多顧客紛紛提高標準來檢視企業(包括星巴克)的經商手法。

接下來,又發生另一波數位革命,資訊流動方式產生巨變,線上媒體和社交網絡忽然暴增,部落格社群崛起,全球性的意見與新聞即時交流活動,似乎都對星巴克的一舉一動緊追不捨。

最後一項改變是,新興咖啡競爭業者——從多國籍企業到獨立咖啡館——蜂擁而至,搶攻市場,而且毫不留情地拿星巴克當箭靶,嚴加抨擊。

任何企業一旦遭逢這些挑戰,都會望之卻步。每當星巴克面臨某個威脅,我總是非常在意,而不敢掉以輕心。我身上流的是星巴克的血液,這家公司早已成為我的一部分,我絕不會選擇任其土崩瓦解,因為曾經有這麼多人如此盡心盡力,創造了這家不吝於獎勵員工與投資人,並長期為顧客提供優質產品和美好經驗的咖啡企業。

身為董事長的我,對於公司本身鑄成的問題當然責無旁貸。雖然我還不確定究竟該如何處理公司承受的外在壓力,但我心知肚明,如果我不繼續掌控日常營運,勢必無力阻止星巴克愈陷愈深。

因此,二○○八年一月,我再度出任執行長,此舉跌破了眾人的眼鏡。

本書就是我重新掌舵以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