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令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稱讚不已的推理小說。
本書榮獲史蒂芬˙金專文推薦:
「我極愛開場白,我收集書籍開場白如同別人收集郵票或硬幣,而本書的第一句開場白可說是藍帶冠軍。『死亡是我的領域,』本書主人翁傑克˙麥克艾弗伊一開口,我們猶如上鉤似地,一頭栽進書中世界。這句話並不算投機取巧,它完美設定了本書氣氛:黑暗,令人沉思,完全的恐怖。(……)
關於這本小說,您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它是一則精采紮實的故事敘述,假如您喜歡懸疑小說,本書絕對會為您帶來極致閱讀享受。(……)關於這本《詩人》,您需要知道的第二件事是,它的恐怖極為真實(……)
我不輕言使用『經典』一詞,但我相信《詩人》或可證實是一部經典推理小說。有時小說家透過絃外之音向我們傳達美妙訊息:『我有能力做到更多,比我想像得多。』《詩人》正是這樣的小說,情節長內容豐富,層次多令人滿足。希望各位讀者都能享受那發掘出『死亡是我的領域』背後玄機的樂趣。」
「世界最優秀的推理小說作家。」——《GQ雜誌》
「令人不寒而慄……康納利猛踩油門加速到底。」——《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一位謎樣的新主角……康納利不只談論詩人,下筆也一如詩人,文字精簡語帶哀傷,正是訴說這則驚悚故事的完美聲音。」——《時人雜誌》(People)
◎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麥可˙康納利以哈瑞˙鮑許警探為主角寫了一本又一本具爆發性的驚悚小說。這會兒康納利以令人振奮的開場,呈現一部打破所有規則的小說,使您心跳加速,思索猜疑,直到故事盡頭。
死亡是記者傑克˙麥克艾弗伊的報導領域:他的使命,他的執迷。眼前這樁死亡命案卻是麥克艾弗伊萬萬不想報導的新聞;同時他迫切需要解開命案之謎。一位手段兇殘狡猾至極的連續殺人犯仍逍遙法外。他的行凶目標:手上有未破懸案的命案組警探。凶手作案標記:摘自艾德格˙愛倫坡著作之詩句。他的上一位受害者正是麥克艾弗伊的哥哥。下一位……可能就是麥克艾弗伊。
◎ 佳評如潮
「令人不寒而慄……詩人果然名不虛傳。優秀記者有如鬥牛場中的公牛,絕不放棄追逐。傑克正是如此,他堅持到最後一刻,即使在自己成為凶手目標時亦然。」
—《舊金山觀察報》(San Francisco Examiner)
「緊張刺激令人脈搏加速……康納利是劇情架構高手,他讓故事一段落一段落往前邁進,有如脫韁的火車頭。」
—《美國今日報》(USA Today)
「展現了康納利雖無哈瑞˙鮑許仍強而有力的敘事與寫作技巧……。情節轉折充滿新意且與故事完美契合。我在閱讀期間至少十幾次心想『原來如此』,以為已理出了謎團。結果呢,我唯一理出且至最後一刻依然相信的一件事是,這本小說真是太棒了。」
—《休士頓紀事報》(Huston Chronicle)
「準備好被耍個團團轉。康納利從每個可能觀點寫出傑克執迷於追捕殺害哥哥凶手的懸疑故事。」
—《科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真實令人膽戰心驚……康納利的情節架構幾近完美……本書足以媲美湯瑪士˙哈里斯之《沉默的羔羊》。」
—《羅德岱堡太陽哨兵報》(Fort Lauderdale Sun-Sentinel)
「康納利在這本精心編排的驚悚小說將謎團藏到最後一刻。」
—《出版人週報》(Publishers Weekly)
「一則敘述精采引人入勝的故事。康納利此一作品肯定暢銷且獲得那些欣然臣服於湯瑪士˙哈里斯《紅色龍》與《沉默的羔羊》之驚悚恐怖的廣大讀者群迴響……不容錯過。」
—《書單雜誌》(Booklist)
「作者於本書最後一百頁發威,在每個段落端出一個又一個劇情轉折與驚悚懸疑……此人商業小說寫得如此精采,若運用得宜有朝一日肯定能與愛倫坡作品並列『文學』之林。本讀者殷切期盼。」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精采附錄
完整推薦序(文:史蒂芬˙金)
不論您是讀者或作家,要開始一本小說可能極為困難。書中人物尚未成為您的朋友,而且書中所有地點都顯得陌生;因此開始閱讀的動作有如強迫展開親密關係。此時hooker可幫上忙。我指的不是妓女,而是精采的第一句開場白。我極愛開場白,我收集書籍開場白如同別人收集郵票或硬幣,而本書的第一句開場白可說是藍帶冠軍。「死亡是我的領域,」本書主人翁傑克˙麥克艾弗伊一開口,我們猶如上鉤似地,一頭栽進書中世界。這句話並不算投機取巧,它完美設定了本書氣氛:黑暗,令人沉思,完全的恐怖。它也將這本《詩人》與康納利之前四本小說拉開距離。前四本書是同一位主角的系列小說。我可想像哈瑞˙鮑許(The Concrete Blonde等書主角)說出「死亡是我的領域」之類的話,但或許是在他感到極為幻滅之際才有可能。
關於這本小說,您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它是一則精采紮實的故事敘述,假如您喜歡懸疑小說,本書絕對會為您帶來極致閱讀享受。本書事件層出人物繁多,許多人物極具個人色彩;我數到二十八位「有台詞的角色」,後面還有更多。但是讀者不會迷失,因為傑克幾乎隨時在場,報導事件,「死亡是他的領域」。
關於這本《詩人》,您需要知道的第二件事是,它的恐怖極為真實。我們都知道看恐怖小說必須打開所有燈的老掉牙說法(彷彿燈全關了有辦法看書似的),但是我第一次閱讀《詩人》時—是在科羅拉多州的波爾德,距離西恩˙麥克艾弗伊生命結束的地點不到六十五公里—隨著屋內書中情節逐漸達到高潮而屋外逐漸天黑,我的確得呼叫燈泡支援。我認為自己對於虛幻恐怖之想法已定型,但是隨著傑克越深入「詩人」的世界,我也越覺恐懼。我以後聽到數據機連結的刺耳聲音,肯定會聯想到這本小說。康納利以老派手法營造恐懼氣氛,真正地敘述故事。如果您是喜歡血腥的讀者,本書絕對不乏血腥—迷人的女大學生被分屍成兩段,這還只是開胃菜—但是血腥的用意絕非在於提振乏力的劇情。因為《詩人》情節絕無欲振乏力之虞。容我重複,本書是小說,不是把戲,因此隨之而來的是小說舊有且美味的閱讀滿足。
康納利的寫作時而優雅,時而講求實際。它吸引讀者進入這可稱為經典推理之作的故事(如何做案以及重點是誰下的手),而且到了最後,經過一連串如精心放置炸彈一一引爆的令人驚訝情節之後,讀者可回顧,看看整本作品細心鋪陳(且極為巧妙)的劇情結構。容我重複,本書沒耍把戲。這類推理小說的作者希望在最後兩章真相揭曉時,我們讀者會感到意外—甚至受到驚嚇。(回想您第一次得知究竟誰殺了羅傑˙艾克洛(Roger Ackroyd)的感受)。閱讀過艾勒里˙昆恩(Ellery Queen)、約翰˙麥唐諾(John D. MacDonald)、艾爾莫˙李歐納德(Elmore Leonard)、娜歐˙馬許(Ngaio Marsh)、露絲˙藍黛兒(Ruth Rendell)以及其他許許多多推理作家之後,我們極少對於劇情感到意外或受到驚嚇。但是《詩人》的結局的確令我感到意外。而且也受到驚嚇。這不僅是推理小說,但麥可˙康納利仍極注意推理小說之嚴格邏輯規則。結果完成的作品深度與內容兼具,值得重複閱讀,不止兩次,或許三次。
本書是麥可˙康納利這位多產作家截至此刻(1996年)最精采的作品,也讓他成為世紀交替之際推理小說界的重要作家。我不輕言使用「經典」一詞,但我相信《詩人》或可證實是一部經典推理小說。有時小說家透過絃外之音向我們傳達美妙訊息:「我有能力做到更多,比我想像得多。」《詩人》正是這樣的小說,情節長內容豐富,層次多令人滿足。希望各位讀者都能享受那發掘出「死亡是我的領域」背後玄機的樂趣。